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2015-01-22

2015年注定将是一个寒冬,尤其是对传统行业来说将要经过一个摧枯拉朽般的过程,但应该怎么办?各路神仙、各显神通,不管使用什么办法,无疑通过管理提升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将是国内企业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纵然经历了30年,中国经济也飞速发展了30年,但企业管理水平并不是按照同一个轨迹在提升,即便是经常把“目标管理”挂在嘴边的我们,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空缺需要弥补,那么就让我们好好补上这一课吧。

目标管理理论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来的。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核,那么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核为后盾。

目标管理又称为成果管理,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它强调:“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的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经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

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

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

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制定了战略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要落实好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而且要使用科学有效的工具作为支撑,这已经是经过了万达、华为、联想等成功企业的证实,因此越早考虑使用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就越早能够体会到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组织绩效的好处。